安博体育:室内灯光布局怎么做较合适?有哪些讲究?

  新闻资讯     |      2023-12-02 23:18

  这是一个粉丝提到的问题,看iN在做青空灯,于是就和iN深入的讨论到了室内照明的问题上。

  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个人觉得对于室内亮度的事情还是因个人喜好而定的。

  现在是中午,随便在书房写东西,随便拍了一张照片,你可以看到iN的房间照度是这样的:

  室外的大部分光线被纱帘分散,虽然还会有窗户的影子,但照射到房间内的光线已经相当柔和了。

  这就来到了我们讨论问题的核心——对室内光线的选择并不是要求一定要有多亮,而是在于你能不能做到很好的控制室内的光,这里所提到的光不仅仅是家里的灯光,还包括自然光。只有可控的才是舒适的。

  由于起居室的位置还会用作日常投影机的观影,因此在房间的窗帘关闭的时候你会看到起居室的光线仅仅满足近距离看东西而不会出现影响观影的环境光。

  但对于投影屏幕的影响已经降低到了最低,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已经值回了投影机的价钱。

  这就是对光线控制的意义。当然了,日常起居的环境和观影环境的迅速切换是一个相当极端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上,我们就只是在考虑和讨论可控光线的重要性。

  对于日常照明来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做一个“定量”的追求,还是以自己舒适为优先考虑,过亮和过暗的室内光线实际上都是不可取的。在光明与舒适之间,找到一个个人的平衡点,或许才是最佳的选择。

  这里要借用一个摄影的概念,通常我们看到一个精彩甚至震撼的摄影照片,很多摄影小白总要问摄影师光圈快门ISO数值是多少,就像知道了这几个参数之后自己也可以拍出大片一样。室内照明也是一样,你问每个屏幕的LUX数值是多少,问到每个灯具是多少流明的意义都不大,因为“舒服”还是一个很主观的个人感觉,并不能在数值范畴内做一个量化的指标。这一点即使是国家标准也难以做到。所谓的国家标准只是给你一个大体上满足大多数人舒适度需求的一个量级指标,具体到个人来说亮度是多少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正因为如此,我们也就只能谈个人经验,很难卡到具体的指标上。

  先说第一个经验:iN是暗房的坚定支持者。这也是经过很多很多套房间装修之后得到的一个基础经验。

  2000年的时候iN的第一套房子装修和很多人一样,都是锃白锃白的墙面加上黑胡桃色的装饰线。由于是一个六跃七的复式,楼上的阁楼间就用作了书房,照明按照当时来讲是不足的。但出人意料的事情是,整个房间里,iN最喜欢的还是在书房里面鼓捣。在真正住了一段时间后反而觉得书房的亮度是最舒服的。

  后来陆续换房,装修的时候墙面的颜色也就一点点加深了,为的就是让房间的主体亮度降低下来。以至于现在的房子用了黑色的壁布,整体上可以把光线压低到极致。

  后来想想安博体育,道理也可以讲得通,最早的人类本身就是穴居动物,黑暗给大家带来的舒适度实际上是写入基因里面的。

  同时,房间的基底色越暗,你就可以越方便做重点照明。完全不会因为墙壁的反光造成不必要的光污染。

  第二点:一定要装纱帘。很多人会觉得装纱帘会导致房间变暗,其实恰恰相反,一层薄纱帘可以讲太阳光的平行光转化为泛光,当阳光充足的时候,整个纱帘都是亮的。在这种状态下,室内的自然光采光会比不加纱帘更均匀,也就让光线能够更充分的照射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相当于在房间内安装了一个窗户大小的平板灯,由于是大型的泛光光源,因此光线照射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异常的硬阴影,采光也就更加舒适了。

  在你觉得室内光线“暗”要去再开灯的时候,那么这种暗就已经人人不舒服了。这是因为人对黑暗是有一个耐受度的,如果不超过难受度人是很难觉得暗的。所以就应该提前将灯光亮起来。对于手动的灯光我们无能为力,但对于智能家居系统,我们可以有计划的根据日落时间或者房间照度将灯光亮起。这里还有一个重点,由于是智能控制的灯光亮灭,最舒服的形式是灯光缓缓亮起,并不是一下子打开。例如下面:

  在很多智能号称是智能灯的灯具中对于灯光的开关仅仅是利用一个继电器控制,很难做到缓慢亮起和缓慢关闭。就不会像上图一样有一个缓慢开启和关闭的过程。在暗环境内由于是智能控制人是没有开灯前的心理建设的,这就导致从灯光适应上的不舒适感觉,你的大脑会惊吓到——怎么忽然灯亮了。这是潜意识的问题,不可忽视。

  总结一下第三个经验就是要用自动化的功能将灯光缓慢的开启,这是舒适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第四,到底多亮或多暗是舒适的呢?——你不觉得别扭就好。而且这也是自动化控制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家里会有很多光线传感器:

  这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了,你如果觉得房间的光线暗了,那么就进入到这个设定中滑动灵敏度,调节到此刻亮起就可以了,如果你觉得灯光在某个房间亮度内没有亮起,也到这个设置下调高灵敏度让灯光可以亮起。一般的来说经过几次调节,智能系统就可以和你的个人习惯所绑定,测量出一个合适的亮灯时机。也就完全不需要再考虑手动的开灯关灯了。

  第五个经验就是基础照明的流明数或功率一定要足够高:在高功率下当灯光过亮的时候你可以调暗灯光,但如果功率不足在灯光过暗的时候你就没有办法将灯光调亮。这是很多人购买灯具的一个误区。往往觉得大功率的灯光并不适合自己使用造成能耗浪费,但忽略了一旦灯光亮度不足导致的翻车风险。

  所以说,亮度的可调节性本身是保证照明舒适度的一个基本要素。这一点在灯具选购和运用的时候都是要注意的。

  最后一个经验就是氛围照明。在家里会有很多建筑和装修的结构件,这些构件往往是有灯光照明需求的。主要是为了通过照明消除结构的违和感和突兀感。

  例如这次给女朋友的装修,为了适应一个过高的过梁就制作了一个分层的吊顶,在不打灯光的时候这个结构就显得比较突兀。

  整体的结构感和层次感就可以拉出来了。实际上这就是利用了灯光照明的泛光原理,在保证了边缘轮廓的同时利用灯光的明暗来构建出层次感。通常氛围照明可以使用固定的灯光设施在装修的过程中建立起来,也可以在软装阶段利用可移动的灯具逐步的补充。

  说到这里,实际上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这就是灯光灯“卡位”问题。灯光尤其是射灯是需要计算发散角的。在很多人安装的射灯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发散角的问题,让射灯的光线通过遮挡物照射到目标上。这样就会形成大片的阴影让光线效果大打折扣。

  在真正的装修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灯光建模,让光线的发散角避开障碍物可以直接展开。

  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严格确定灯光安装点位的三维尺寸。这样让“经过设计”的灯光安放到合适的位置上。这也是避免灯光不舒服的一个举措。

  基本上iN的建议或者小经验也就这么几条。别人家的事情感受不到,但自己家的灯光照明整体上的舒适度还是足够iN这么挑剔的人的。